9月24日,在以“呵護明眸 ‘睛’彩未來”為主題的北京市第9個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主題活動上,北京市學生近視防控工作成效公布。當天,由北京市學校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編著的《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指導手冊》(以下簡稱《手冊》)也正式發布。
關注 1
體育運動成為近視防控經驗分享的高頻詞
主題活動上,海淀區教委、大興區教委、海淀區實驗小學和大興區永華實驗學校分享了近視防控經驗。記者注意到,體育運動成為了近視防控經驗分享中的高頻詞。
海淀區教委副主任趙霞表示,海淀區要求學校課堂教學中控制電子產品教學時長,豐富課后服務課程和活動,科學合理安排各學科作業量,切實減負增效。要求學校充分利用體育課、大課間和課后服務時間,確保學生有充足的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時間,讓學生們在校園中真正動起來、跑起來。2023年海淀區中小學生每天校內體育活動平均時長達到1小時20分鐘,學校呈現出一校一特色的體育運動方案,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
大興區教委體美科負責人張偉介紹,大興區找準“預防”和“矯正”的結合點,重點關注低年級學生的近視防控;找準“教學”和“健康”的平衡點,開展高質量體育活動;找準“家校”和“社會”的融合點,舉辦形式多樣的宣教活動。
海淀區實驗小學校長宋繼東介紹了學校的先進經驗:將標準化眼操納入每日課程表,組建了“綠色護眼學生小隊”;將視力防控納入幸福班級和幸福家庭建設計劃中,鼓勵班級、家庭制定視力保護公約等。
“我們學校從2017年建校以來就制定了‘9201’教育方案,其中9就是保證學生每天9小時的睡眠、2是保證學生在校戶外運動2小時。近年來我們學校的近視率、肥胖率也在明顯下降。”大興區永華實驗學校校長扈琳表示,市教委發布“課間一刻鐘”后,學校積極引導師生在課間走出教室,走向戶外,“這樣我們小學生在校的戶外運動時間達到了135分鐘、中學生達到了120分鐘。”
關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