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建德市學校教室用眼環境燈光改造項目”義務教育和高中段順利完工。
2016年以來,我市部分中小學校、幼兒園開始自行改造教室燈光,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大力歡迎。2020年,我市將學校教室照明改造項目列入民生實事“美好教育”硬件提升工程,以優化中小幼兒學生的用眼環境。市教育局對此高度重視,落實專項經費,全力推動實施,目前已全面完成20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371個教室的照明改造工程。接下來,還將對40所幼兒園總園、分園教學點進行護眼燈改造,計劃在12月底前全面完成。
此次項目采用“一室一方案”,用LED光源替換原日光燈光源,具有無光頻閃危害、無藍光危害和照度均勻及防眩效果等優點。改造后的教室里十分明亮,光線卻更加柔和,師生和家長都非常滿意,得到了社會的一致好評。
“改造后,師生普遍感到護眼燈比原先的日光燈效果好。”學校老師表示,護眼燈光更接近自然光,還可以消除日光燈頻繁閃動對視力造成的傷害。
項目實施過程中,市教育局對改造項目進行了任務細化分解。為了不影響學生正常上課和考試,教室照明改造安排在晚上和周末時間進場施工。為了進一步確保護眼燈質量,市教育局要求中標單位對燈具做防墜落稱重測試。中標供應商需在擬改造的學校內選取其中1間普通教室進行樣板間施工改造,改造后由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樣板間教室照明質量檢測,檢測合格后方能對其他教室進行改造。全部改造完成后按驗收抽樣原則抽取教室再次進行教室照明質量檢測。
此外,全市各校還通過護眼知識教育,培養學生科學的用眼習慣,并對課桌椅高度等硬件進行了更新改善,多管齊下推動學生健康成長,助力我市“美好教育”建設。
(通訊員 張云勇 鄭桿)
下面請大家看個視頻,教室照明環境的好與不好,區別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