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省腫瘤醫院副院長花亞偉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中小學生只能采取網絡教育,加之用眼過度、用眼不衛生、缺乏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等因素,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持續居高不下,已成為一個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問題。”
為此,花亞偉委員提出五點建議:
第一,持續進行學校設施改造,提升辦學條件。配備符合國家標準的可調節課桌椅和坐姿矯正器,實現教室照明、黑板100%達到國家標準;對老舊學校要制定時間節點,有計劃的更新,按時達標,為學生提供符合用眼衛生要求的學習環境;不斷完善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強化課外鍛煉,保證足夠的體育活動時間。持續推動各類公共體育設施向兒童青少年開放;加快體育與健康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學校醫務室建設,落實學生健康體檢制度,定期開展學生視力檢查,對視力異常的提供個性化防控方案。
第二,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嚴格落實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科學合理布置作業,嚴控書面作業總量,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監管,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
第三,加強監管,進一步完善綜合防控近視制度。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提高政治站位。要建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專項工作會,了解工作進展,落實相關單位職責。對未實現年度工作目標的地方政府進行約談、通報。
第四,加強宣傳教育,提升全社會的參與度。結合“世界愛眼日”等活動,在全社會宣傳普及近視眼防治知識,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兒童青少年近視的良好氛圍。同時,將兒童青少年近視問題納入公共衛生管理,從健康教育入手,普及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和健康用眼知識,提升兒童青少年的自主健康行為。
第五,提升學校衛生監督與服務水平。相關部門應成立近視防控指導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健康管理指導中心,建設視力監測管理平臺等。根據學生生理發育特點,研究階段性防治措施;加強對學校課桌椅及教室采光照明環境等進行日常性、系統性監測與指導。
下面請大家看個視頻,教室照明環境的好與不好,區別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