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青少年健康事關國家未來、民族希望、家庭寄托。4月29日,市人大常委會召開促進我市兒童青少年健康工作情況專題詢問會。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冬生,副主任王馬青、張永紅、沈建華、趙建明、卓衛明,市政府副市長邢海華,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湯云良等參加會議。
在專題詢問會上,10位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和人大代表就如何深化體教融合、大力推進衛教融合、推進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工作等進行了詢問,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到會應詢。
近年來,我市始終把促進兒童青少年健康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構建“五育”并舉教育體系,重點圍繞兒童青少年校園體質監測和體育鍛煉情況,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近視防控等內容,不斷深化體教、衛教融合,在改善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努力促進全市兒童青少年全面發展等方面采取了不少有力有效的措施。
在充分肯定我市兒童青少年健康工作的同時,10位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和人大代表聚焦工作“短板”,不時發出一些尖銳提問。
“針對我市兒童青少年形態向超重和肥胖發展的趨勢,政府和相關部門有何考慮,將采取哪些措施積極有效遏制超重肥胖流行?”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彭文利問道。
“我們將青少年兒童肥胖納入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重點采取以下措施,促進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聽到有“辣味”的問題后,市衛生健康委主任王偉榮進行了詳細解答。
整個專題詢問會時間不長,但氣氛熱烈。劉冬生指出,市政府對這次專題詢問高度重視,副市長邢海華到會聽取意見,相關部門負責人坦誠回應了常委會委員和人大代表的關切,答出了責任與擔當,詢問會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委員與代表對此表示滿意。
劉冬生強調,要堅持目標導向,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兒童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寄托,應把兒童青少年健康工作作為黨委政府的首位工作,按照“十四五”規劃的布局要求,鍥而不舍、一抓到底,形成家庭、學校、社會一體參與的兒童青少年健康工作體系,不斷提高我市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抓好落實。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要以本次專項審議和專題詢問為契機,認真查找梳理存在的不足,進行深入分析研究,突出重點抓好教室照明、“1+2”體育活動時間、健康校長制等工作。要堅持效果導向,形成監督工作閉環。加強跟蹤問效,形成審議、詢問、梳理、交辦、跟蹤、督辦的工作閉環,持續督查,督出成效,在書寫兒童青少年健康“高分答卷”中展現責任和擔當。
下面請大家看個視頻,教室照明環境的好與不好,區別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