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網新聞•四川新聞網德陽1月19日訊(省兩會報道組記者 周鴻)“我們學校目前暫時只有三間教室安裝了LED護眼燈,使用效果明顯比一般的日光燈好。”2022年1月18日,在德陽市岷山路小學,該校書記、校長郭恒霞帶著四川新聞網記者感受護眼燈與日光燈的不同之處。如今,她最大的愿望之一就是,為在課堂上學習的孩子們提供良好的照明環境。
郭恒霞不知道的是,她的這個愿望,被四川省人大代表、民革德陽市委副主委、德陽中科先進制造創新育成中心副主任陳洪濤聯合其他四川省人大代表提交到了今年的四川省兩會上,并建議“將中小學及幼兒園教室照明達標率納入對地方政府績效考核指標”。
改善教室照明有計劃
推進效果不理想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的2020年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2.7%,位居世界第一,其中6歲兒童為14.3%,小學生為35.6%,初中生為71.1%,高中生為80.5%。
“近視的病因固然較多,據國家疾控中心調查發現,不良的教室照明環境是導致學生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陳洪濤說,其實我國制定了相關規定,對教室桌面上的照度及照度均勻性、教室黑板面的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勻性、教室燈光色溫以及顯示指數、教室的統一眩光指數等技術指標提出了強制性要求。
同時,2019年10月,四川省教育廳等八部門根據教育部等八部門《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制定了《四川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行動計劃》,該計劃提出,2019年至2023年,全面開展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達標工程及學校課桌椅配備衛生標準達標工程。并依據國家有關采光和照明標準要求,適時對學校、托幼機構和校外培訓機構教室(教學場所)開展隨機監督抽檢、記錄并公布。
記者了解到,目前德陽市岷山路小學有三個教室對照明設備進行了升級,換成了護眼燈。“這三個教室的護眼燈是企業捐助給我們的。”郭恒霞帶著四川新聞網記者感受了一下安裝護眼燈的教室。
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當打開9盞護眼燈,教室顯得很明亮,而且只有走到燈下,才會看到燈是亮著,而從側面則絲毫看不出。對比開滿12盞日光燈的教室,日光燈教室的光線則要暗很多。
“熒光光源燈管或普通LED光源照明,這些光源雖有初期采購成本低的優點,卻存在高能耗、壽命低、特別是不護眼等弱點,教室照明環境照度、色溫、眩光等指標以及教室照明的設計安裝衛生等普遍達不到國家及地方的相關要求。”陳洪濤指出熒光燈等的缺點,他還和其他人先后去成都、德陽、廣元等地的多所中小學及幼兒園作抽樣調查,實況是,目前除成都等地部分學校正逐步實施教室照明改造以外,我省大部分地區的教室仍普遍采用熒光光源燈管或普通LED光源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