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平利縣以創建“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試點縣(市、區)”為抓手,著力降低全縣學生近視率,增強廣大青少年學生愛眼、護眼意識,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切實保障學生身體健康。
一是夯實近視防控責任。成立防控兒童近視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督查學校防控近視工作,并將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納入學校年度考核。各學校落實專人負責,按照要求配備專職、兼職保健教師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切實做好學生近視防控工作。
二是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各學校嚴格依據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組織安排教學活動,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改變難度、調整進度。強化學校對作業數量、時間和內容的統籌管理,科學布置作業,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強化實踐性作業,減少機械、重復訓練。
三是切實改善視覺環境。嚴格按照普通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建設標準,落實教室、宿舍、圖書館(閱覽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視力健康的照明設備,學校教室照明衛生標準達標率100%。根據學生座位視角、教室采光照明狀況和學生視力變化情況,定期調整學生座位。采購符合標準的可調節課桌椅和矯正器,每學期對學生課桌椅高度進行個性化調整,使其適應學生生長發育變化。
四是常態開展眼保健操。各學校嚴格組織全體學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認真執行眼保健操流程,做眼保健操之前提醒學生注意保持手部清潔衛生。
五是培養良好用眼習慣。教師著重教會學生正確掌握執筆姿勢,督促學生讀寫時坐姿端正,監督并隨時糾正學生不良讀寫姿勢,提醒學生遵守“一尺、一拳、一寸”要求。教師發現學生出現看不清黑板、經常揉眼睛等跡象時,及時了解其視力情況。加強家校溝通協作,督促家長控制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六是強化戶外體育鍛煉。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確保中小學生在校時每天1小時以上體育活動時間。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確保小學一二年級每周4課時,三至六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階段每周2課時。中小學校每天安排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動。按照動靜結合、視近與視遠交替的原則,有序組織和督促學生在課間時到室外活動或遠眺,防止學生持續疲勞用眼。
七是加強眼睛健康教育。依托健康教育相關課程,向學生講授保護視力的意義和方法,提高其主動保護視力的意識和能力,積極利用學校廣播、宣傳欄、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形式對學生和家長開展科學用眼護眼健康教育,通過學校和學生輻射教育家長。
八是定期開展視力檢測。各學校同專門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學生視力健康電子檔案,確保一人一檔,并隨學籍變化實時轉移。嚴格落實學生健康體檢制度和每學期1次視力檢測制度,對視力異常的學生進行提醒教育,為其開具個人運動處方和保健處方,及時告知家長帶學生到眼科醫療機構檢查。做好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新發率等的報告和統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