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民高女士為孩子視力下降憂心忡忡:孩子平常在家喜歡玩電子產品,有時還需要在手機、電視等電子產品上進行學習、完成作業,才上幼兒園中班就被診斷為近視。雖然對電子屏幕會傷害兒子眼睛很擔心,但高女士卻無可奈何。
高女士的擔憂絕非個案。當前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且呈現出低齡化、重度化、發展快、程度深等趨勢。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2018年全國青少年近視調查結果》顯示,我國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已達53.6%,高中生近視率更是達到了81%。近視已成為危害我國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的突出問題。
連日來,記者通過走訪西安市部分兒童眼病專科醫院發現,兒童青少年“扎堆”看眼病現象普遍。5月16日上午9時,記者在西安市兒童醫院眼科門診大廳看到,來這里就診的家長和孩子已經人滿為患,大廳滾動的液晶屏幕上,各候診室都已預約了至少30名患者。記者粗略一看,以中小學生居多,其中不乏幼兒園小朋友。
同樣“扎堆”問診眼病的情況,也出現在西安市第四醫院眼科專科門診。當日來醫院帶孩子問診的高女士向記者傾訴,平常也沒注意,沒想到孩子這么小就近視了,今后上學該怎么辦啊。
“以前近視多高發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中,近幾年很多幼兒園的小朋友也開始戴上了近視鏡。”對此,西安市第四醫院兒童眼病專家薛大喜感到很痛心。他說,近視一旦發生就不可逆,因為眼軸一旦被拉長就無法再恢復,通常會伴隨孩子的一生,甚至影響到未來的生活和擇業。因此,做好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至關重要。
日前,教育部等15部門聯合印發《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年)》,要求通過開展八個專項行動,確保到2025年每年持續降低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到2030年實現中國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升。
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學校、家庭、學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對此,部分省政協委員和眼科專家結合工作實際積極建言,呼吁全社會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如何才能正確預防近視?兒童眼病專家薛大喜表示,預防近視要從娃娃抓起,科學地講應從重視孩子遠視儲備開始,家長應該從孩子出生后就關注他們的視力,盡量把近視檢測關口前置,在專業眼科醫院給孩子建立屈光檔案,時刻關注孩子眼睛發育狀態。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同時供給營養豐富的食物,促進視力正常發展。
“保護視力健康,除了家長和孩子用心做好預防外,政府職能部門還應當加大防控經費投入,加快政策落地實施,做好統籌工作。”長期從事眼科醫療、教學、科研工作的省政協常委、安康市中心醫院眼科主任醫師吳雙有建議,我省應加快構建政府主導、學校負責、醫療機構支持的統一規范權威的近視防控工作體系。
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2020年,我省已建立了由15個部門參加的全省近視防控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并出臺相應實施方案,多措并舉綜合施策系統推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省級財政落實資金77.62億元,支持學校用于校舍、體育場館、燈光等設施建設改造和提升學生身心健康活動。目前,全省已確定了11個縣(區)、190所學校為全省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試點縣(區)、試點校;遴選出10個地級市20個區(縣)的122所中小學校、10所大學和43所幼兒園開展視力常態化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