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昌日報(記者 鄔靚)
近年來,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近視低齡化、重度化日益嚴重。“小眼鏡”增多,除了課業負擔之外,教室照明環境不合格也是重要原因。
此前,市教育局對我市部分學校改造前、改造后的照明指標進行檢測,并邀請國內專業檢測機構在現場檢測用光環境。檢測結果發現,未改造的教室光照度、眩光值、照明功率密度值等指標未達到國家標準,而改造后均有明顯改善且全部達標。
據了解,教室照明達不到相關標準的要求,主要原因在于燈具的設置。于是,由市教育局對我市市直學校發起的“校園護眼燈”項目應運而生。今年年初,南昌市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對所有市直學校進行摸底調研,嚴格把控設備的平均照度值、眩光值、相關色溫、顯色指數等相關數值,對24所學校1255間教室的照明燈進行改裝。同時,加裝具有非對稱強光分布特性的專用黑板燈具,確保不論在教室的哪一個角落學習,從黑板的哪一個角度看板書,都能保持照度一致,有效呵護師生視力健康。據了解,明年市直學校可實現護眼燈全覆蓋。
下面請大家看個視頻,教室照明環境的好與不好,區別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