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率達97.36%!我市“三服務”好經驗年終盤點
溫州網訊 在開展主題教育中,抓“三服務”“三助三紅”再加碼、再深化,從而推進“兩萬”“兩千”行動再升級、再落實。今年以來,溫州緊盯“兩區”建設、“兩個健康”先行區創建等市委中心工作,以切實有力的成效,增強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截至12月15日,全市“三服務”活動收集問題10438個,已化解銷號10162個,化解率達97.36%。各地各部門紛紛創新服務機制和舉措,涌現了不少好做法、好經驗。
建設大數據信用體系,助力暢通企業融資渠道
幫助暢通企業融資渠道,一直都是“三服務”中服務企業的重要內容。小微企業融資難,背后一個重要原因是信息不透明。不過,隨著數據時代到來,金融機構的風控模式發生變化,通過數據分析就可一定程度了解企業資質。問題在于,小微企業的數據從何而來?
市發改委正是看到了這其中的痛點,今年以來,強化信用數據歸集,與市縣兩級700多個信源單位建立數據交換機制。交換的數據包括企業融資授信關系密切的工商注冊、稅收繳納、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涉訴案件等信用信息,目前已為全市32.7萬家企業、75.6萬家個體工商戶建立信用檔案。
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公開訪問、授權訪問、建模訪問三種方式查閱相關企業數據。目前,全市39家商業銀行和22家小額貸款公司開通查詢賬號236個,已享受信用信息查詢服務420萬余次,有效破解了企業融資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為吸引更多金融機構參與其中,市發改委還與試點銀行簽訂“信易貸”合作協議,引導金融機構通過簡化信貸辦理手續和審批流程,創新推出各類“信易貸”產品,提升守信企業信用貸款的可獲得性和便利性。今年以來,相關試點合作銀行已發放各類“信易貸”產品超101億元,惠及小微企業5256家。
除了“信易貸”這類產品外,我市“三服務”行動過程中還落實了多項舉措,包括積極落實無還本續貸,推廣實施按份額抵押知識產權質押、提高小型微型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發揮企業應急轉貸資金解決市場主體臨時融資問題等,不斷暢通企業融資渠道,真正做到為小微企業“雪中送炭”。
推動環評改革,解除企業后顧之憂
近年來,環保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溫州經歷“大拆大整”之后,大量企業需要搬遷重建,環評審批成了擺在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受用地規劃、環境功能區劃、防護距離等因素限制,以及部分企業環保意識不強、存在未批先建等歷史原因,目前我市整體環評審批僅在15%左右。
“三服務”活動中,如何推進環保實質性落地,既保障企業經營符合環保標準,又不“矯枉過正”給企業造成負擔,相關部門和各縣區醞釀了不少新機制和新做法。
作為政府主管部門,市生態環境局率全省之先,實施工業企業環保行政許可規范化管理改革,分步提升企業環評審批率。
首先是出臺工業企業環保行政許可規范化管理改革方案,將未取得環保手續的工業企業分為禁止類、審批備案類、豁免類、簡化環評類、承諾整改類及過渡類共計6類。對符合條件的企業補辦環評和排污許可證手續,并要求企業開展污染治理確保達標排放;對不符合要求的污染嚴重企業和超承諾期限未完成整改任務的企業,依法處罰并責令停產關閉。
為應對管理改革方案出臺后審批業務激增,市生態環境局還未雨綢繆,在文本編制、技術評估審查、備案、排污權申領、設施達標排放驗證、排污權許可等關鍵環節,通過精簡文本編制、開發輔助軟件系統、批量化評估審查、先行性備案、同步申報排污許可證等手段,明確規范、優化流程、加強指引,為企業辦理手續提供最大便利。
據統計,改革實施2個月以來,已幫助8000余家企業解決環評審批問題,預計將惠及企業5萬余家。
另外,根據多部門一線調研后下發的《溫州市優化營商環境辦法》,為減輕企業負擔,就規劃環評、能評、壓覆礦、地質災害、水土保持、防洪評估、水資源論證、雷電災害、地震、文物保護評估等事項的區域評估,其成果供該區域內的市場主體無償使用;符合區域評估成果適用條件的,不再單獨組織評估評價。相關部門“多管齊下”解除企業后顧之憂,使得企業可以將更多精力投入生產經營,得到了企業紛紛點贊。
心系民生小事,聚焦大健康送溫暖送便利
關注民生小事,化解群眾之憂。我市開展“三服務”活動過程中,也把目光聚焦社會弱勢群體,通過發動、整合全社會資源,實打實服務和幫助殘障人群的需求,為他們“排憂解難”。
在樂清“三服務”活動中,一項關于服務聽力殘障人士的創新就走在了全國前列。
樂清市現有聽力障礙殘疾人6000余人,去年新生兒中有47例先天性耳聾。樂清從今年11月起,率全國之先對全齡段重度聽障患者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進行補助。這項補助在原先1~6歲聽障兒童免費實施手術的基礎上,針對所有自費植入人工耳蝸的6歲以上聽障患者,不限是否國產、是否納入醫保,均給予每人3萬元補助(費用不足3萬元的按實際補助)。
資金從哪來?樂清的做法是發動全社會力量,特別是企業家的愛心力量。如杭州溫州商會承諾對0~18歲聽障患者植入耳蝸手術產生的所有費用予以兜底;杭州樂清商會承諾對18歲以上聽障患者植入耳蝸手術產生的所有費用予以兜底;僑商會出資100萬元用于補助耳聾手術費用;對于不能植入人工耳蝸,但適合佩戴助聽器的,由愛心人士和組織免費贈送助聽器。
對樂清的聽力障礙者而言,從前期咨詢到后期補助,可以享受“一條龍”服務。樂清方面邀請了8位省聽力言語醫學研究院專家,分赴25個鄉鎮(街道)開展義診服務和現場咨詢活動,初步篩查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的適合對象;并邀請協調了溫醫大附二院開設綠色通道,對符合條件的樂清籍聽障患者,只需身份證和醫保卡即可實施免費手術。目前,樂清已篩查聽障患者328名,成功完成第一批3例免費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三服務”活動引領下,服務“老弱病殘”的優良風氣迅速在甌越大地傳播,一批民生問題得到落地解決——洞頭“三服務”把目光聚焦孤島老人,首個“送藥進島便民服務點”入駐洞頭鹿西;泰順積極探索“輕成本”居家養老模式,通過老養結合為老人增加收入,通過集中配餐降低養老成本。
另外,全市層面,今年我市醫保結算與上海實現互聯互通,參保市民辦理跨省異地備案后,可在上海200多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門診費刷市民卡結算;明眸皓齒工程加速推進,今年計劃完成中小學教室采光和照明標準改造8000個,為7萬名適齡兒童實施免費窩溝封閉。
來源:溫州都市報
記者 楊曉宴
下面請大家看個視頻,教室照明環境的好與不好,區別有多大?
△華輝直發光led護眼教室燈
△華輝側發光led護眼教室燈
△華輝led護眼黑板燈
附:華輝led教室燈和led黑板燈CCC證書↓
附:教育裝備行業協會會員證書↓
服務熱線:0757-25539380
聯系QQ:2392711759、2755796541、2736621813
同類文章排行
- 2024年5月學校照明采購基礎教育領域份額領先
- 河南:《中小學及幼兒園教室照明驗收規范》要求
- 「健康照明」標準18項術語
- 全國政協委員李心: 加快推進教室照明規范化改造
- 今年國抽將重點關注這5類照明產品
- 安徽省地方標準《托幼機構消毒技術規范》已實施
- 廣東:茂名信宜二中將預算103.581萬元用于改造教室照明
- 2024廣東高校教育數字化高質量發展研討會順利召開
- 專業黑板燈廠家,助力教室照明環境
- 2024年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重點工作計劃